體弱畏寒 按穴道改善
2011年 01月20日 蘋果日報
近來氣溫低,許多人常覺得難起床,中醫師張若偉表示,氣溫低時,人體需更多能量維持體溫,冬季晝短夜長,睡眠時間也要較多,但現代人很難隨季節調整作息及活動量,體力消耗多又睡眠不足,就易虛弱疲勞,會畏寒、難以清醒。中醫師張若偉依不同症狀,分別設計茶飲及穴道,可每天飲用與按壓來改善,但若症狀未改善或變嚴重,還是應快就醫治療。報導╱許芷維、張雅淳 攝影╱高世安
中醫師張若偉指出,在中醫理論中,冬季要注重「藏、養」,就是應少動、多睡,以減少能量消耗、儲存體力。如果常常覺得難以清醒、怎麼睡都還是很疲倦的人,體質比較虛弱,常有體力差、易疲勞的現象;而體質虛弱又依程度、症狀不同,分為氣虛、血虛與陽虛三種,氣虛要調理脾臟,血虛調理心臟,陽虛調理腎臟,但共同的調理原則都是促進身體血液循環,以及補充所需的營養。
氣虛
症狀:說話有氣無力,起床後至少花10分鐘才能清醒,但沒多久又有睡意。有胃口不佳、脹氣等腸胃功能的症狀。

黨參白朮茶
材料:黨參、白朮各10公克,山藥5公克、甘草3公克。
功效:黨參補中益氣,增加細胞含氧量;白朮、山藥健脾利濕,促進腸胃道消化吸收營養的能力,進而增進身體的元氣。可補氣提神、增加體力,預防慢性疲勞症候群。
作法:材料加1000c.c.熱水燜5分鐘後,即可飲用,每天早餐、午餐後各喝500c.c.。
注意:黨參性質較燥熱,飲後如果有便祕、口乾舌燥症狀,要把藥材份量減半,晚餐後也勿喝,以免影響睡眠品質。
血虛
症狀:容易恍神、失神,注意力不集中,並且有怕冷、臉色蒼白,難入睡、淺眠多夢等症狀。

當歸龍眼茶
材料:當歸、麥冬、龍眼肉各10公克。
作法:切碎龍眼肉及麥冬,較易泡出藥性成分。將材料加1000c.c.熱水燜5分鐘後,即可飲用,每天早餐、午餐後各喝500c.c.。
功效:當歸補血潤燥;龍眼肉滋養心血;麥冬養陰生津。可活血、驅寒,活化身體經脈運行。
注意:當歸性質較燥熱,飲後若便祕、口乾舌燥,要把藥材份量減半,晚餐後也不要喝,以免影響睡眠品質。
陽虛
症狀:起床時會頭暈,平時的精神很差。會有腰痠背痛,臉色、舌色偏紅,頻尿、水腫等症狀。

核桃芝麻茶
材料:核桃仁、黑芝麻粉各10公克,黑糖3公克。
功效:核桃仁、黑芝麻補腎益精、培養元氣、增強記憶力,黑糖促進血液循環。
作法:將核桃仁磨粉後,與黑芝麻粉一起加250c.c.熱水調開,再加入適量黑糖調味即可。
注意:核桃仁、黑芝麻有潤腸作用,易腹瀉的人不適用。

醫師說
咖啡提神下午喝
早上有睏意、精神不好者,常喝咖啡提神,但一天精神最差的時間是下午3點到5點,若早上喝咖啡,下午精神不濟時常需喝更多,長期易養成身體依賴,建議每天最多250c.c.,並且午飯後再喝。